初中頻道教育指導專題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功班會的態(tài)度和指導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在班會上老師們應該要盡量避免一些態(tài)度和行為,以防對孩子們造成負面的影響和教育。具體文章內(nèi)容如下文所示,敬請大家閱讀參考。
1.不要把班會當作說教的另一個平臺。最關鍵的是,老師們要盡可能客觀,并且不要評判。這并不意味著你不可以提出看法。你仍然可以把你的問題放入議程,并表達你的觀點。
2.不要把班會作為繼續(xù)過度控制孩子們的手段。孩子們會一眼看穿,而且就不會合作了。
小學里,班會應該每天開一次(或至少每周三次)。如果班會的次數(shù)不夠,孩子們就會因為自己放到議程上的問題被擱置太久,而感到失望,另外,也不能通過每天的練習來保持各種技能。
初中和高中的學生們能夠更快地學會班會的步驟,并且保持這些技能的時間也更長,可以每周一次班會。然而,高年級的學生同樣會在得到傾聽以及對他們能力的尊重時,更愿意與老師合作。因為這個原因,有些初中和高中為了班會而另設一次早會。還有些學校讓不同科目的任課老師每周主持一次班會,比如,星期一由英語老師主持,星期二是數(shù)學老師,星期三是歷史老師;等等。一些特殊課程——比如音樂課——的老師們可以在問題發(fā)生時召開一個簡短的班會,如果學生們對班會步驟很熟悉的話。
當議題涉及班里的每個人時,“多數(shù)同意”是適當?shù)。這種情況下,“多數(shù)同意”不會在學生中造成分歧。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學生們懂得每個人的想法和感覺不會都一樣。不過,有些老師喜歡繼續(xù)討論下去,直到全體達成一致。
當議題集中在一兩個學生身上時(盡管全班都很關心,都想提供幫助),應該允許當事人選擇他們認為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建議。這能鼓勵當事人因為自己能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而感覺更好,懂得感激其他同學提出的建議,明白同學們是在專注于解決問題,而不是責難、羞辱人并給他們造成痛苦。孩子們很快就會學到,最有幫助的建議是那些尊重他人并且可行的建議,而不是懲罰性的建議。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在開始時,班會通常不一定成功。學生們(以及老師們)需要花時間來掌握技巧。我習慣于告訴老師們,在剛開始開班會時,要準備好經(jīng)歷一個月的痛苦,但如果他們能理解其長期好處,這就是值得的。之所以會有一個月的痛苦,是因為學生們還不習慣于互相幫助,而是更習慣于懲罰。他們還不習慣于把錯誤看作學習的機會以及解決問題,而是習慣于逃避責任,因為他們害怕受到責難、羞辱和痛苦。
如果老師在最初的四次(或更多次)班會上,花時間把“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教給學生們,可能就并不需要一個月的痛苦了。“有效班會的八大要素”是《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中的主題。
唯學網(wǎng)是一家集教育資訊發(fā)布與院校教學管理系統(tǒng)于一體的多功能開放式綜合教育服務平臺,教育領域涵蓋中小學教育等十一個大類及上百個子類。因此考生如若獲知關于初中的任何資訊如教育指導、初中資訊等,可隨時關注初中培訓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