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以智育為本,中小學校尤其如此,從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就可見一斑,而情商教育卻處在被忽視的地位。鎮(zhèn)明中心小學的馬副校長說,現(xiàn)在的孩子智商都較高,天文地理都能聊上一些,情商卻不是很高,不少孩子不知道如何與人打交道,如何與同學交流合作,甚至不會對人微笑,這些都將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據(jù)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提出的情商理論,一個人的成就只有20%與智商有關(guān),而80%則取決于情商。所以,馬副校長認為,教育作為承擔著培養(yǎng)“人”的使命,如何提高學生的情商水平,從而使其能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其健康發(fā)展,應是各大中小學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問題。
上學忘了帶鉛筆盒,怎樣向同桌借鉛筆橡皮?上學路上碰上同學了,怎么打招呼?想買個游戲機,該怎么向媽媽開口?下午,鎮(zhèn)明中心小學302班的同學們上了一堂別具一格的情商課,生動的情景模擬引得整堂課笑聲不斷。
情商課是302班本學期微笑系列活動的一個項目,這個活動由該班家委會發(fā)起并組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不少孩子很不愛笑。”發(fā)起人、家委會成員吳彥告訴,之前他們曾對47位同學進行了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有20%的學生覺得自己不開心。“這種煩惱的狀態(tài)是可以調(diào)整和引導的。”正在自學心理學的吳彥說,三年級的孩子處于自我意識漸增的階段,進入敏感期后孩子們的情商培養(yǎng)尤為重要,“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們的情緒、處理人際交往等方面,都是孩子們亟待補上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