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一些偏遠地區(qū)大學生上學的問題,國家助學貸款近日也進行了調整,但是隨著還貸高峰的到來,部分地區(qū)的助學貸款違約率卻非常高,這種情況在天津的一些高校屢見不鮮,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大學生“違約”呢?下面讓我們一同來看一看具體內容。
據了解,國家助學貸款實行的是財政貼息辦法,即學生在校期間不用支付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yè)后1至2年內,學生自行決定是否還款,并支付利息。2004年,教育部延長還款時限,規(guī)定6年內還清。目前,助學貸款已逐漸進入還款高峰期。但連日來,記者調查了解到,天津市高校大學生還款情況不容樂觀。
國家助學貸款違約率高 大學生惡意欠款
在天津市南開區(qū)的轄區(qū)內有兩所著名高校,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因此該區(qū)域的數據頗具代表性。某大型國有銀行南開支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該支行的零售貸款不良率為0.74%,相比之下,其教育助學貸款不良率為4.01%,高出整體零售貸款不良率4倍多。
2009年畢業(yè)的大學生小邢在上學期間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然而在畢業(yè)多年之后,她所借的近2萬元錢依然沒有歸還。按照學校相關規(guī)定,未償還助學貸款不能領取畢業(yè)證,這就會影響畢業(yè)生找工作,小邢就想出了一個“妙招”—在知道畢業(yè)證書編號后去辦了一份假的畢業(yè)證蒙混過關,這樣才順利就業(yè)。她認為,畢業(yè)證用不上了,助學貸款也就不用還了。
欠貸不還的案例屢見不鮮。記者從天津一個高校集中的區(qū)人民法院獲悉,近年來個人助學貸款糾紛案呈上升趨勢,不歸還助學貸款的人中有不少都曾是名校“學霸”。
天津一所大學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學生的還貸意識不強,認為晚幾天還也不要緊,逾期歸還頂多就交點滯納金,銀行常常會碰到這樣的‘釘子戶’,只能慢慢和他們耗。學生欠款率較高,學校壓力也很大。但遇到惡意欠款的學生,學校也‘束手無策’。”
位于天津白堤路的某支行網點負責人告訴記者,大學畢業(yè)生拖欠還款主要有三個原因:無力還款、對貸款政策不了解和惡意欠款。其中,無力還款主要是因為就業(yè)問題,近年來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有的一時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有的工資不高,或收入不穩(wěn)定。該網點日常有大量的助學不良貸款需要核銷,所謂核銷就是銀行經過多種努力認定貸款沒有收回的可能性,于是將貸款賬務消除,并計入借款人的征信。該負責人坦言,對于銀行來說,這并不是件“好差事”,誰都不愿意接,因為不良率是對經營的重要考核指標,但是也的確沒有辦法。
“我們是國有銀行,這是履行社會責任,盡管教育助學貸款的不良率偏高,但是作為任務,還是要必須做好這項工作。”該行網點負責人說。
記者調查了解到,助學貸款不良率居高不下,原因首先有“三難”:學生畢業(yè)后“聯(lián)系難”、不良貸款訴訟法律文書司法“送達難”以及訴訟判決后“執(zhí)行難”。
根據助學貸款合同約定,貸款學生還款期限是在畢業(yè)以后,此時借款人流動性大、信息變更普遍,及時掌握最新聯(lián)系方式難度大。一位法院的法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還款的學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失去了聯(lián)系。而據統(tǒng)計顯示,國家助學貸款訴訟案件中,大約60%無法按照原合同反映的聯(lián)系地址一次性有效送達。而即使找到當事人,執(zhí)行判決結果的難度也很大。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就業(yè)難、工資低等多重原因導致一些畢業(yè)生無力還款,但同時也存在惡意欠款現(xiàn)象,凸顯了部分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困境。
“幸虧有了國家助學貸款,我才能把這四年大學讀完。”近日,剛剛大學畢業(yè)的小陳告訴記者,和他同樣幸運的還有班里的其他三、四個貧困生,他們都在國家助學貸款的資助下順利完成了學業(yè)。“現(xiàn)在最緊迫的就是好好工作,然后將貸款按時還上。”
說起違約,不少人表示并不是故意拖欠,目前大學生面臨巨大的就業(yè)壓力,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工資也就差不多只能糊口。為了找到待遇好的工作,不斷地跳槽,但在兩年內就有一份穩(wěn)定且待遇不錯的工作的畢竟是少數。
據悉,目前金融機構的約束機制較多,如不良誠信記錄,在辦理信用卡和貸款時都會被限制。但在社會其他領域,誠信機制的建設還相對較弱,如在招錄公務員時就沒有對誠信進行審查。
此外,有專家認為,“降低助學貸款不良率,提高還款率,高校也要擔負起相應責任來。表面上看來,還貸工作只是針對學生的瑣碎工作,可實際在很大程度上,大學生的還貸能力反映著高校的培養(yǎng)能力。”
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如若獲知更多關于教育考試的資訊,請隨時關注唯學網,唯學網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做出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