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以其自己的標準對中國信用及債務評級,警告中國存在地方融資平臺的風險及金融體系風險。實際上,三大國際機構警告的都是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當然首先需要提出的是,三大國際機構給予的警告對我國經濟來說是有利的,因為,當沒有人來告訴你哪里存在不足時,你根本就無法覺察到真正的問題在哪里。那么針對房地產金融,我們需要如何面對這個問題。
就房地產金融市場而言,焦點主要集中在泡沫有多大、何時破滅上。而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導致實體經濟出現(xiàn)兩個嚴重的問題。一個是整個中國經濟的“房地產化”使得無論是企業(yè)、政府還是個人各種資源都涌向房地產業(yè),從而使得國內經濟結構越來越向低端發(fā)展,造成產業(yè)結構畸形發(fā)展。另一個是,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投機投資占主導的市常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調整房地產利益關系的政策必定會遇到相當大的阻力。
就目前而言,房地產泡沫已經給金融體系聚積了巨大的潛在風險,并正在形成系統(tǒng)性風險。任何系統(tǒng)性風險都是不可預測的。而隨著房地產泡沫的增大,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就會越積越大,中國金融體系的系統(tǒng)性風險也就在這個過程中形成,哪個誘因引發(fā)這個風險是不確定的。所以,只有拆除這個系統(tǒng)性風險,或擠出當前中國房地產泡沫,才可避免危機的爆發(fā)。
擴展閱讀:
國際三大評級公司是指:美國標準普爾公司、穆迪投資服務公司、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這三家評級機構各有側重,其中美國標準普爾公司側重于企業(yè)評級方面,穆迪投資服務公司側重于機構融資方面,而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更側重于金融機構的評級。
唯學相關推薦:
貨幣量化寬松下的中國金融戰(zhàn)略走向
倫敦第三個金融商務中心將由中國地產商打造
金融行業(yè)進入“營改增”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