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或許會不利于中國的金融行業(yè),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的新領導層對我國經濟增長放緩表現的寬容態(tài)度,有助于中國實現經濟再平衡,使得推動增長的主要動力由投資轉向消費,并提高民間部門在經濟中的參與程度,但經濟增速放緩或許會不利于中國的金融行業(yè)。2008年刺激政策出臺后,信貸猛增帶動了投資熱潮,造成當前產能過剩問題,而且未來還可能導致不良貸款增加。銀行間同業(yè)拆息近來大幅上揚,為中國央行穩(wěn)定金融行業(yè)造成壓力。
中國政府2013年的GDP增長目標是7.5%,遠低于1月份8.1%的預期共識,也低于目前7.8%的預期共識。過去,中國政府的經濟增速目標往往更像是底限,今年情況或許會有所改變。官員們將目標瞄準更高質量的增長。實際上,經濟增長若過于依賴投資,長期而言則會造成拖累。中國的投資額每下降1%,則需要居民消費增長近1.5%來加以彌補。
有消息稱,今年年底前,改革有可能加速。監(jiān)管部門或許會提高存款利率上限,借此向實現利率市場化再邁進一步。他們或許還會繼續(xù)清除障礙,以便在傳統(tǒng)由國有企業(yè)主導的領域引入民間投資。從從外部來看,中國政府或許將通過新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機制,即人們所稱的QDII 2來進一步放開境外投資,并采取措施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經濟增長相對疲軟還意味著人民幣升值勢頭可能將在今年剩余時間停滯不前。
唯學相關推薦:
貨幣量化寬松下的中國金融戰(zhàn)略走向
倫敦第三個金融商務中心將由中國地產商打造
金融行業(yè)進入“營改增”仍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