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委規(guī)定:不允許以考試、小五班、證書等為學校錄取學生的依據(jù)。這些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因為我們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樣一句話,同時重點學校錄取學生終究是需要一些評判標準,不然它如何選擇優(yōu)秀學員呢?
為了應(yīng)對這些,我們需要準備一些"貨"。首先得加強基礎(chǔ)課程的學習,因為不僅需要一份"漂亮"小學成績,而且在選拔考試(面試)中必然會出現(xiàn)英語測試和數(shù)學能力測試;其二為了進入名校,奧數(shù)功底是必不可少的。
其原因有兩個:
1、面試中會有專門的測試;
2、初中的學習中必然會涉及此方面的知識。
我剛才強調(diào)的是奧數(shù)功底,不是某某杯賽的證書,其原因是有奧數(shù)功底的孩子未必獲得了杯賽的證書;得了杯賽證書的孩子未必奧數(shù)功底好。具體緣由我相信家長們也很清楚,在此就不多說了。所以孩子真正學到了一些什么是很重要的。同時也有一句話,能獲得杯賽成績當然是最好的。因此這些東西我們得趁早開始積累。
二、制定好自己的策略
不要人云亦云、跟風、亂了陣腳。每年這個時期的家長都非常焦急,看著人家跑,您也跟著跑,堵在學校門口議論,互通消息,最后,迷失了方向,這不是個辦法,您還是要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確定升學策略。
根據(jù)情況確定目標很重要,初中階段何苦舍近求遠呢?許多家長為孩子在學校附件租房、買房、接送,咳,太累了吧?
還有,上海的名校多了去了,都去跑跑得過來嗎?不是多撞機會就增多的,相反,精力和目標不集中,大人和孩子都三心二意的,到處考結(jié)果哪家也沒消息,此外,被考的學校也非常反感這類事情,有個學校面試老師上來就問孩子"你已經(jīng)跑過幾家學校了?",孩子哪有那么多心眼,上來還顯擺呢,跟老師說看過XX、去過XX、考過XX,結(jié)果老師說了一句"象你這樣的哪也不會要!",孩子回去跟家長一學舌,家長傻了,網(wǎng)上開始漫罵該校,管什么用呢?老師的確不該那么說,可您的機會又丟了一個。
所以家長應(yīng)該根據(jù)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自身特長等給孩子確立兩到三個學校作為目標,針對性的去做準備。
三、精心準備"敲門磚"
相信自己的孩子肯定有學上,這個階段一定多給予鼓勵,發(fā)揮正常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其實,孩子間的智力差異很小,平時學的扎實不扎實是根本。
有的家長把孩子逼得暈頭轉(zhuǎn)向,心理負擔很重,有個孩子家長帶孩子考了不下5個學校,沒有一個給答復的,家長哭孩子回家也哭,這么小的孩子半夜失眠了!我看如果這種狀態(tài),還是別考了,心態(tài)根本沒調(diào)整好,再考下去大人孩子均受刺激,其實,許多工夫不在孩子身上而在于家長。
我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非常不用心,忙亂過頭了。如:孩子的簡歷是塊最基本的敲門磚(當然,條子生和關(guān)系戶除外),一定要有特色把它做好,不要什么都放進去跟個大雜燴,要想辦法突出自己孩子的優(yōu)勢和特長,讓老師眼前一亮,當然不是搞得花哨就吸引人,但起碼也不能草草裝個夾子就交了。
我發(fā)現(xiàn)許多簡歷做得很爛,試想,好校收的簡歷成堆,怎么讓那些也暈頭轉(zhuǎn)向的老師在成堆的"垃圾"里揀出您家的寶貝來?簡歷反映出家長的認真、嚴謹、重視的態(tài)度,有的學校也通過簡歷等資料去評估該學生家長的素質(zhì),為此提醒家長們要動點腦筋。
四、留意收關(guān)階段的機會
最后的階段別放棄希望,而且大有可為,各校搶生員非常激烈,但有的下手快,先錄取了,有的不敢違反教育規(guī)定考試拖后,結(jié)果很被動,生源流失掉了,為此,越是最后去考競爭未必激烈,因為大部分有實力的學生已經(jīng)有著落了,所以,家長不要灰心,要嘗試最后的機會,不要到處聽信什么"內(nèi)定了""沒希望""去墊底"之類的。
走關(guān)系的現(xiàn)象到處有,但越是名校越重視實驗班,因為,他們還得靠招來好學生撐門面,不敢把實驗班辦成"斂財班",所以到最后階段,實驗班的名額仍是充足的,當然,如果它真的覺得您孩子差那么一點點還想留,也許它會主動提出讓您報共建班(交費的普通班),上邊說到的哭鼻子的家長和孩子,就是在最后時刻準備放棄了,結(jié)果還是在我們的強烈建議下去考了一個挺熱的外語學校,結(jié)果被錄取了,得到了安慰。
五、好心態(tài)致勝之法寶
有家長說了,您孩子什么都沒有怎么進實驗?有沒有只是相對而言,如奧數(shù)、公英成績俺確實沒有啊,但我們也為孩子提煉出一些東西,比如英語市級、區(qū)級大賽獲獎證書、連續(xù)三年三好、老師評語、優(yōu)秀干部、全優(yōu)成績、還有參加過的口語國際等級證書等,這些足以為孩子去敲任何學校英語實驗班的門檻了。
不過,再多有沒有用,有的孩子拿了公三,當然有用,但再好也就是個敲門磚,名校挑三揀四誰也沒辦法,初選后爭不爭氣,還得靠孩子最后考試中拼實力了,前邊初選打分再高也白搭,考試又把大家拉回同一"起跑線",前邊的量化分數(shù)不計入后邊的考試成績。
所以,家長們不要太迷信外邊補習的證書和成果,那僅僅是一方面,有那些東西的別大意,沒有的您也別自卑,這個時期,壓力就要家長來擔當,沒必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用不用臨陣磨磨槍?我覺得要磨啊,盡快磨啊。
比如:奧數(shù)模擬題,外語題一定要做一些,我沒給孩子報什么復習班,就是網(wǎng)上找的題,打印出來讓孩子做,主要是熟悉一下套路,而不是惡補什么,靠最后這段時間學什么已經(jīng)來不及了。我們孩子考完后沒跟我說實情,等到錄取了才說:是考得玩去了,根本沒當回事,沒用100%的力氣!把我快氣瘋了!
好在"玩"得還可以,但也反映出孩子的心態(tài),我們把它調(diào)整得很到位,其實,作為家長我們都快崩潰了,可孩子還天天在玩,在樂,那段時間,我們是壓住怒火在哄著孩子走鋼絲啊,而且,讓孩子感覺放松,不能把焦躁的情緒傳染給孩子。
六、最后的落位說明不了什么
家長們可知道,整個上海有多少學生是學區(qū)的?有多少是派位的?又有多說是自主考的?其實家長想想也就可以知道,在上海,家長心目中的名校也就那么幾所,那些學校的招生名額充其量不過幾千人,那剩下的那么多學生就不上學了嗎?錯,家長要相信孩子都會有學校上的,盯準幾個名校去猛攻每年也就幾千人,許多家長還是隨遇而安的,參加派位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孩子的前途并不在與學校是否是最頂級的,而在于孩子怎么去學的,心態(tài)怎樣,家長的家庭教育是怎樣的,其實這些都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