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yè)中的某些變化之所以能提升到重大變革的高度,必須滿足三方面的條件,一是革新性,即這一變化應產生一種全新的零售經營方式、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并取得支配地位;二是沖擊性,即新的零售組織和經營方式將對舊組織和舊方式帶來強烈的沖擊,同時也影響著顧客購物方式的變化和廠商關系的調整;三是廣延性,即這場變革不是轉瞬即逝,而是擴展到一定的空間、延續(xù)到一定的時間。從這幾個方面考察,西方零售業(yè)歷史上曾出現過三次重大變革。一、第一次零售變革:百貨商店的誕生零售業(yè)的第一次重大變革是以具有現代意義的百貨商店的誕生為標志的。學術界稱之為“現代商業(yè)的第一次革命”,足見其劃時代的意義。盡管當時百貨商店被稱為具有革新性的經營手法現在看來十分平常,諸如明碼標價和商品退換制度;店內裝飾豪華,顧客進出自由;店員服務優(yōu)良,對顧客一視同仁;商場面積巨大,陳列商品繁多,分設若干商品部,實施一體化管理等。但這些改革對當時傳統零售商來說,已是一個質的飛躍。二、第二次零售變革:超級市場的誕生1.革命性變化超級市場標志著一場零售革命的爆發(fā),其對零售業(yè)的革新和發(fā)展以及整個社會的變化帶來了以下影響:2.產生背景超級市場的出現和發(fā)展現在看來有其歷史的必然,其產生背景是:(1)、經濟危機是超級市場產生的導火線。20世紀30年代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使得居民購買力嚴重不足,零售商紛紛倒閉,生產大量萎縮,店鋪租金大大降低,超級市場利用這些租金低廉的閑置建筑物,采取節(jié)省人工成本的自助購物方式和薄利多銷的經營方針,實現了低廉的售價,因而受到了當時被經濟危機困擾的廣大消費者歡迎。(2)、生活方式的變化促成了超級市場。二戰(zhàn)后,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了工作,人們生活、工作節(jié)奏加快,加上城市交通擁擠,原有零售商店停車設施落后,許多消費者希望能到一家商場,停車一次,就購齊一周所需的食品和日用品,超級市場正是適應消費者的這種要求而產生的。(3)、技術進步為超級市場創(chuàng)造了條件。制冷設備的發(fā)展為超級市場儲備各種生鮮食品提供了必要條件,包裝技術的完善為超級市場中的顧客自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而后來的電子技術在商業(yè)領域的推廣運用,更是促進了超級市場利用電子設備,提高售貨機械化程度。此外,冰箱和汽車在西方家庭中的普及使消費者的大量采購和遠距離采購成為可能。三、第三次零售變革:連鎖商店的興起連鎖商店是現代大工業(yè)發(fā)展的產物,是與大工業(yè)規(guī);纳a要求相適應的。其實質就是通過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原理應用于流通領域,達到提高協調運作能力和規(guī);洜I效益的目的。四、信息技術孵化零售業(yè)第四次變革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對零售業(yè)的影響是巨大的,它的影響絕不亞于前三次生產方面的技術革新對零售業(yè)影響的深度和廣度。網絡技術引發(fā)了零售業(yè)的第四次變革,它甚至改變了整個零售業(yè)。
|